工作动态

“双一流”建设2018年度进展报告

一、总体情况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2018年是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2”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理念,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找出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积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和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路径和模式。

2018年,学校基本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人才培养规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向建设世界上最好的本科生教育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型和职业应用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和综合资源支撑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建立公正、透明和高标准的教师人事体系,完成新的教师聘任、评价、晋升和薪酬体系建设,新老体系的并轨也有序展开;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做好国际化育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国际合作,主办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世界哲学大会、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等高端论坛。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在多个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全球前50名左右,主要办学指标已与世界一流大学有可比性。ESI的全部22个学科中有2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北京大学在全球大学中排第7位。

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五个方面的建设,截至到2018年12月30日各类经费执行率均为100%。

(二)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谋划和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科基础设施支撑学科建设情况,中央高校落实《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情况

2018年,学校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布局,形成依托人文、社科、经管、理学、信工、医学6大学部和深圳研究生院的学科布局战略。实施精准支持队伍建设,大力支持传统优势学科,使优势学科继续做大做强,冲击世界一流前列;对基础学科按需支持,营造氛围,让冷板凳有温度,使传统学科聚焦主责主业,以培养学术人才为荣。同时,依托学科优势,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成立了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跨学部生物统计系、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前沿计算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等新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和院系,聚集了若干世界水平的优秀团队。进一步布局农学相关学科,在前期筹备基础上,去筹成立了现代农学院。开展军民融合专项,大力提升学校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严格落实《关于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工学院2号楼、化学学院E区大楼、图书馆东馆大修工程和医学部医学科技楼等工程开始启动。统筹规划和布局校内实验动物设施资源。继续推进分析测试中心、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核磁共振中心、微纳加工实验室、医药卫生分析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等平台的建设,为相关学科的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与保障。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立数据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为师生工作学习和校园生活提供个性化、一体化、移动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信息化强力支撑。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高校应当抓好的三项基础性工作之一。北京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直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作为学校综合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本科生教育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在北大获得最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大力改革和重构专业教育模式,建立“核心课+跨学科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训练”等多样化和开放探索的专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设立“荣誉课程”,鼓励学部、院系、研究中心及教师团队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课程组、项目和专业,为学生提供双学位/辅修项目等多层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推进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增进与国内国外医学高校及医学教育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促进医学部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尊重学生选择,实现在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努力使学生真正能够“懂社会、懂自己、懂中国、懂世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制订了《北京大学优秀教材评选和奖励办法》、《北京大学境外教材选用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了《北京大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2018年7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研究生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这一根本任务,始终把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推进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了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协同发展;试行博士生住宿申请制,促进学校资源优化配置。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制定《北京大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实施办法》,完成首次自主审核学位授权点增设工作,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五个A+;资助55门研究生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修订《北京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牵头组建成立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继续加强教学改革的权重,建立以教学工作为核心、兼顾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的院系考核机制,激发院系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完善教师聘任和评价体系,使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首要责任。营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整体氛围,着力推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教学模式,要求和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和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慕课”课程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改变学生评价标准与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减少学生过度关注学业成绩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潜力。设立“优秀品德奖”、“学习进步奖”、“优秀科研奖”、“公益实践奖”等校级单项奖励,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初步形成,涌现出一批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和健全学生守则、学籍管理、学风建设、学生权益和诚信体系等各项制度规定。将大学精神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中,使学生的各项管理规定不仅是处罚人的制度,而且是教育和培育人的制度。

2018年,北大学子在国际和国内舞台上展示风采、获得多项荣誉。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本科生付紫璇入选中国罗德学者名单;在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上,北大代表队得分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荣获竞赛金牌;北大男篮蝉联第二十届CUBA男篮总决赛冠军。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三个基础性工作之一。近年来,北京大学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北京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学校把师德教育作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校先后发布了《北京大学教师行为规范》《北京大学师德教育实施办法》《北京大学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北京大学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试行)》、《北京大学教师手册》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北京大学教师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明确了违规行为。学校不断优化和完善在教师引进和晋升中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要求,在教师录用、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评优奖励工作中,对候选人遵守师德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同时,成立“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小组”,在学校层面对拟引进和拟晋升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进行审议评估,起到良好把关作用。

学校始终坚持一流师资承担本科生课程,在教师晋升评估中强化教育教学评估,要求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学者投入到本科生科研的指导工作中。学校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督促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完善选拔、激励机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院系全额预算制,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将最好的资源和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调整学校原有年终绩效评价方案,将教学占比由30%提升为50%,科研与管理合占50%。

学校不断深化校内人事体制改革,实行博雅讲席教授、博雅特聘教授、人文特聘教授、博雅青年学者等博雅人才计划。截至2018年12 月已聘任77名博雅讲席教授,认定10 名博雅荣休教授,聘任271 名博雅特聘教授,30 名人文特聘教授,264名博雅青年学者。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着重选拔具有出色的学术经历能引领学术方向的领军人才和能开拓独立的学科发展方向、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经过几任校领导、多个学院、职能部门坚持不懈地争取,国际著名生物物理化学家、美国三院院士谢晓亮2018年正式全职来校工作,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2018年,北大教师荣获多项奖项与荣誉。袁行霈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彭练矛、严纯华、黄晓军等3人荣获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龚旗煌、谢心澄、曾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波当选国际哲学学院院士;阎步克、祝学光等获得学校首届教学成就奖,赵达慧等6人获得教学卓越奖;孙祁祥、柯杨等11名教师荣获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荣誉称号;八位校友成为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人。

(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紧盯世界科技最前沿,布局和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继续营造良好、宽松、稳定的基础学科发展氛围,培育促进重大成果产生的土壤,加强思想理论、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创新。促进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产教融合,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改革创新,通过智库建设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的发展。

增强理工医科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搭建跨学科、跨院系合作平台,做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差异化定位和分立性安排,在量子材料、干细胞、生物医学成像、基因测序、纳光电子、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及常见多发疾病等若干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建设了一批基础研究特区。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光学、激光加速器、碳基纳米电子器件及集成、超高清视频编码国家标准AVS2、新一代干细胞技术、新型特异性肿瘤显像剂等一批技术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多项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1项。一批学者在《自然》《科学》《柳叶刀》《细胞》等杂志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其中,北京大学王恩哥/江颖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高文团队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任务,2018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项,课题5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项,其中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项目20项;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8项,北京市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

加大扶持基础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加强基础,鼓励跨界,拓展国际视野,聚焦中国问题,强化理论创新,努力形成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思想,产生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引领性、标志性学术成果。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平台建设。不断推动马学科发展,大力加强《马藏》建设,编译《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一卷)。组织编写《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社会科学》(十卷本),对中国社会科学四十年的发展进行概览、分析、总结和前瞻。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项目15项。

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经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立教育部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扎实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批,完成“十二五”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北京)设施(“凤凰工程”)北京大学单体验收和整体主管部门验收。大力培育碳基芯片、激光加速器等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大力支持大型仪器的研制研发,引导校内科研人员积极利用国内外最新的先进大科学平台开展科学研究。

加强本部与医学部深度融合。实施临床科学家计划、临床医学+X青年专项、医学交叉种子基金等临床医学+X系列基金项目,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合作研究,探索并解决部分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首次在单细胞水平绘制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染色质状态图谱;在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建设和完善了生物样本和临床资源库。推进临床研究型医院建设。

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探索校地科技合作新路径。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着力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加大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改革创新。修订和完善《北京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管理办法》、《北京大学技术转让管理办法》、《北京大学技术入股管理办法》和《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评估备案实施细则》等办法。

智库建设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继续支持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等重要智库的发展,向党和国家提供既具有基础性、理论性和战略性,又面向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和政策性研究报告,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在最新的智库评估中、获得A+;加强各智库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党政机关以及民间机构的深度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

立足北京,服务首都发展。根据《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结合“双一流”建设方案,积极推动北京大学深度融入北京的发展布局。2018年度北大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达到约108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达到约35.5万人次。首都发展研究院继续发挥首都高端智库的作用,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谋划推动在中关村科学城重点发展信息、生命相关领域的研发,在怀柔科学城发展基于大科学设施和交叉平台的研发。在中关村科学城参与建设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利用硅谷电脑城一带,筹建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创一条街。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5所北京市属高校签署共建一流大学,带动市属高校学科、人才培养发展,大力为北京市培养人才。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坚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体系,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修订并实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专项教育计划》,从价值认同、价值传承、价值传导、价值涵养、价值弘扬、价值践行六个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发挥北大人文社会学科优势,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拟设立“中华文明基因库”“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及其沿线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推动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激活其内在强大生命力,占领新兴学术制高点,掌握学科国际话语权。

深化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施行《北京大学教师手册》有关规定,规范教师行为,通过评价评估、奖励晋升等措施,把学校价值导向落到实处;完成《北京大学学生手册》编制工作,完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改革学生申诉机制,发挥制度的价值导向功能。构建良好的政治和学术生态环境,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追求真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面貌,克服懈怠情绪,通过不断优化评价体系,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学风校风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弘扬学术文化传统,发展核心价值体系。认真组织北京大学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整理工作,挖掘打造北大文化的基因和个性,不断总结提炼和宣传普及北大光荣传统的精神内涵,结合独特的校情校史大力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积极传播北京大学的精神和文化特色,不断扩大在师生中以及社会上的影响。激励师生胸怀大志、严谨求实、排除干扰、安心学问,使北大成为世人敬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诞生和发展的学术殿堂,加大对社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五)国际合作交流

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2018年初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已与60多个国家(地区)38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校际交流关系,与一大批世界顶尖学术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交流。北京大学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马普所、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与柏林自由大学成立梅里安国际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中心,成立博古睿北京中心。

注重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战略。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深化中外留学与合作办学,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国际协同创新,提升“留学北大”品牌质量,加快培养国家急需人才,进一步打造南南学院、燕京学堂、一带一路书院等国际化品牌培养项目。

不断加强国际师资建设,稳步提升国际生源质量。开展北京大学海外学者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海外学者访问研究计划,邀请近500位海外学者来校交流,开设500多场讲座、40多门课程及20多项合作研究项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政要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学生座谈。在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前提下,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学生规模稳步提升,学位生招生规模增长8%,留学生生源结构持续优化,本科生新生单一国家学生比例同比减少10%。继续完善拓展“领赢中国”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为国际学生开展“双创”教育与实践提供了良好平台。举办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大学生千人交流大会。

加快海外布局,推进北大全球战略,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设立北京大学英国校区和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其中,北京大学英国校区是北京大学的首个海外校区,也是中国的高等学府第一次以独资、独立经营、独立管理的形式走出国门。校庆期间,围绕“双一流”建设举办国际研讨会,面向国际进行全方位的传播与报道;制作世界一流大学校长访谈录《大学的思考》、国内“双一流”高校校长访谈录《迈向“双一流”》、北大、耶鲁、牛津、剑桥四校校长CGTN特别节目《临湖夜话》;通过北大海外传播矩阵同步推出8张图读懂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特别策划,向世界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背景、目标及现状,树立中国高校国际品牌、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形象、营造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舆论氛围

三、制度建设

(一)组织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2”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确保学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锻造“双一流”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设立“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指导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全面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组建“双一流”专家委员会,加强对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大举措的咨询指导和评估论证。

“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推进日常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科建设办公室,合理制定分阶段实施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得到落实。各职能部门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业务指导作用,负责各部门职责范围内专项建设任务的组织、协调、实施、监督管理。各院系对学科建设负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双一流”建设任务,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等安排。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完成新版《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制订《北京大学实体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章程。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以中央财政“双一流”引导专项经费为牵引,统筹考虑其他渠道资金,形成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格局。“双一流”引导专项建设资金分为学校统筹、部门主导和院系自主三部分。学校围绕学校特色学科和主流学科的特色方向,统筹推进师资队伍及公共实验平台专项建设;部门对照“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谋划、设计相关专项并组织建设;院系自主建设经费根据承建学科情况安排使用。

(二)考核评价机制

北京大学一直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始终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的全过程,把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引领未来的人作为学校的核心使命。建立教师代表作制度,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不断优化和完善在教师引进和晋升中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要求,在教师录用、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评优奖励工作中,对候选人遵守师德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学校定期对“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情况、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分析,加强过程管理,对资源配置进行动态调整。继续推进理工科院系和新体制中心国际同行评议,探索开展医学部和人文社科院系的同行评议。强化激励和问责机制。根据“双一流”建设的执行情况,对建设成效显著的院系加大经费投入比例,对建设成效不理想的院系减少经费投入。加大问责力度,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双一流”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及时公布工作进展、建设成果等相关信息。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学科动态调整的依据,迫切需要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案。

“双一流”学科建设以4-5年为建设周期,但国拨经费是以年为周期下拨,年终结余部分要回收国库,一般学校在12月中旬就要封帐,做年终结算,但下一年的学科建设经费还没有到帐。这样有些涉及跨年付款的大型设备、12月份的一些业务活动报销、学科建设辅助人员年终和年初的工资等无法执行,造成院系和师生不断的进行年底调账,耗费了大量精力。

(二)改进措施

2019年继续加强顶层统筹,结合北京大学建设实际,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摸索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案;进一步增强学校统筹安排经费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安排,强化动态调控,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率;统筹推进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创新平台等各种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向拟建设学科倾斜;结合经费管理、使用实际,关注经费管理细节,进一步提升经费管理服务水平。


返回